·全年共發布128類342209條預警信息
·5月至8月預警信息最集中
·空氣污染預警數量比往年下降53%
·20個政府機構通過預警平臺發布預警信息
據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1月11日發布的《2020年預警大數據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顯示,2020年共發布128類342209條預警信息,相比往年均值增加了32%。其中,雷電、大風、暴雨預警信息占一半以上。
《報告》主要分析了預警信息數量與省份和區域、季節之間的關系,以及預警信息間的關聯度,以進一步提高公眾對預警信息的關注度,提高公眾災害防御意識和應對能力。
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從新冠肺炎疫情到汛期迅猛洪水,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背景下,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全年366天不停歇地提示風險,降低災害影響。
報告顯示各類預警事件之間表現出關聯性。超過一半的滑坡和泥石流伴隨著山體崩塌災害,風暴潮和海浪預警往往相伴相生。
2020年3月26日,長江中下游遭遇雷電大風天氣,是全年預警信息發布數量最多的一天。當天共發布1382條預警,幾乎每分鐘都有一條預警信息發出,提醒剛剛復工復產的人們注意天氣變化。此外,2020年5月至8月預警信息最集中,占全年的55%。2020年全國空氣污染的預警數量比往年均值下降了53%。
報告顯示,2020年,共有20個政府機構通過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發布預警信息。其中,國家衛健委、自然資源部、應急管理部、水利部位列前四。在各類預警信息中,山體崩塌和防疫信息受公眾關注度最高。
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,中國氣象局與國家衛健委進一步健全聯動機制,不斷強化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疫情防控信息發布工作。據統計,各地衛健委共發布17626條預警信息。
在2020年5月至9月汛期,自然資源部共發布8116條山洪、地質災害等預警信息,幫助公眾及時規避自然災害風險。
?。ㄗ髡撸簞⑷糗?責任編輯:欒菲)